“大数据”搭桥 搬迁群众就业有保障
日期:2019-11-19 / 人气: / 来源:铜仁新闻网 / 发布:媒体专员-杨凤琴
近年来,万山区创新工作方法,采取“大数据+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创业服务”举措,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创业智慧管理服务平台,确保搬迁家庭劳动力就业服务全覆盖,着力提升搬迁群众就业服务获得感、满意度,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“后半篇文章”。
走进丹都街道旺家社区扶贫微工厂,车间内30多名工人正忙得热火朝天。来自石阡县的搬迁群众姚兰,是今年3月搬迁到旺家社区的,由于自身年龄问题,无法外出打工。社区工作人员在得知这一消息后,便上门登记了姚兰一家的基本情况,随后通过易地搬迁就业创业智慧服务平台,为她找到了制衣厂的工作,这让姚兰十分欣慰。
“没想到才搬到这里几个月,我就在家门口就业了,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,很满意。”姚兰说。
通过运用大数据平台,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包片干部和协管员进行日常的考核管理,可以实现工作人员入户走访和数据更新同步,确保数据信息来源实时高效、精准持续。搬迁劳动力通过培训意愿找工作、岗位申请等录入操作,让信息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,打通了公共就业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前期通过安置点的工作人员进行走访,入户采集搬迁群众的基本情况,录入平台后搬迁群众可在网上进行登记求职意愿,大数据平台会根据求职者的意愿进行精准匹配,为求职者推荐合适的工作岗位,大幅有效提高了就业成功率。”区易地搬迁就业创业智慧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姚雷说。
除此之外,通过大数据平台还能对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劳动力健康状况、地理分布、行业分布、务工与家庭经济收入、干部结对帮扶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。根据零就业家庭劳动力求职意愿,从平台中已有的就业岗位中,自动精准筛选适合劳动力特点的岗位,并通过手机微信端“点对点”“一对一”推送,大幅提高了劳动力就业成功率,实现了零就业家庭每日动态更新和监测。目前,经大数据平台精准推送,区内已有1511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了就业。
“在下一步工作打算中,我们将会开发微信小程序以及自助服务终端,让搬迁群众不出门就能够提交他的求职意向以及培训意向,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实现就业。”区就业局职业介绍科科长黎圆介绍道。
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创业智慧服务管理平台的运用,帮助解决了搬迁户就业信息采集难、底数不清、准确性不高、就业创业帮扶针对性不强的问题,同时实现了搬迁家庭一户一档管理。截至目前,万山易地扶贫搬迁培训就业创业智慧服务管理平台已经录入全区9个搬迁安置点,共惠及4007户9017人的易地扶贫搬迁户信息。(谢炀 吴承攀)
责任编辑:陈明
推荐内容 Recommended
- 贵州新闻联播:铜仁大数据平台上09-08
- 央视《新闻联播》贵州:巩固脱贫03-27
- 碧江:一顿学生营养午餐的连锁效03-24
- 铜仁:大数据搭建农产品产销桥梁05-26
- 碧江新闻:市政协调研组到碧江调04-20
- “铜仁疫情登记”小程序上线 智能02-19
相关内容 Related
- 教育部在春季学期开展部署2025年“03-10
- 铜仁市场景大数据典型应用案例之02-17
- 印江县2024年学生营养餐智慧云平台08-28
- 江口县2024年营养餐系统培训会08-28
- 广东易运集团一行来铜考察鲜食玉08-23
- 铜仁市碧江区委党校陈老师带领第08-23